列传之三:郭怀亮——西北军旅新闻官
横槊秉笔,策马骑驼,踏破戈壁,穿越火线,从采写第一条新闻到团师军新闻干事、兰州军区宣传(新闻)处长、人民军队报社副社长,郭怀亮把26个春秋的心血,凝聚成百多万字的1100多篇稿件,在中央和省级报刊发表。其中,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台、解放军报、光明日报刊发500多篇,年均30余篇,头条要闻约占三分之一。兰州军区部队建设的重要内容,赵怡忠、王国卿、李润虎等重大典型的宣传,莫不打着郭怀亮的印记。其新闻作品专集《明驼志·大西北军旅风采录》《一个军事记者笔下的西北军旅》,则是郭怀亮西北军旅新闻官桂冠上的两颗明珠。
因为贡献,郭怀亮荣立三等功;被中央广播电台数次评为年度先进个人;多篇作品入选全国好新闻;他执掌的兰州军区记者站被中央广播电台评为先进记者站。
转任陕西省华商报领导层工作以后,郭怀亮不改初衷,以总编辑助理身份继续在新闻阵地上摸爬滚打,推动华商报在中国新闻战线名噪一时。
上 篇
西北军旅,乃戍守陕甘宁青新之兵甲。1985年百万裁军之前,西北军旅分为兰州、乌鲁木齐两大军区;百万裁军之后合并为统辖西北五省区军旅的兰州军区。地之袤、域之阔冠盖全军。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交恶日甚,苏军百万大兵压境,中苏剑拔弩张。我军先后由韩先楚、皮定钧和杨勇、吴克华分别统帅的兰州、乌鲁木齐军区兵力雄厚,鼎盛期达50万之众。
1969年初,中苏战争一触即发。苏军随时可能对我实施突然袭击。
正读高中的郭怀亮中断学业,报国热血澎拜,毅然走进19军55师164团的士兵行列,开始了长达38年的军旅生涯,其心不可谓不赤,其志不可谓不烈。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未来的西北军旅新闻官郭怀亮,在战争阴云笼罩的西北军旅孕育成长。
郭怀亮祖籍河南偃师县郭家岭村,1950年12月生于陕西三原县。其父1956年到淳化县医院中药房上班后,举家自三原迁徒淳化。1969年2月,郭怀亮在淳化披挂戎装,奔赴河西走廊,开始了他38年的戎马生涯。
据此考证,郭怀亮是河南籍的陕西人或陕西籍的河南人皆无不可。其祖籍偃师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展强劲,是河南省乃至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之一。其出生地三原县是省级文化历史名城。自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置县,至今已有1570多年历史,素有“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美誉。民国时期境内经济文化发达,革命思潮活跃;靖国军三原树帜,武字区星火燎原,终成渭北民主革命发祥地。民国元老于右任乃三原宏儒,名垂海峡两岸。新中国成立后三原县赓续血脉,建设事业蒸蒸日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郭怀亮有幸生长在关中平原,又在河西走廊舞文弄墨。血脉贯通豫陕,文化传承秦陇,实属天意而非人望。
地域文化的熏陶,连队生活的浸淫,为喜欢写作的郭怀亮铺开了一张任其纵横涂抹的白纸。
初生牛犊不畏虎。70年代肇始,当各级新闻人为其作品能被报章采用而朝思暮想之际,1971年3月11日的人民军队报,刊登了一条164团在青海湖畔农场生产的新闻——《备战备荒为人民 打好春耕第一仗》。作者竟然是入伍不到两年的机抢二连战士郭怀亮,一套军装还没穿破的射手。
余有新闻工作实践,深知报刋如靶子,写稿如打靶,出手的稿件能否为报刋采用,全看你能不能瞄准靶心。《易经》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有时候你的稿子明摆着可以上头版头条,却连二版头条也上不了;有时候你的稿子明摆着可以见报,结果还是“脱靶”。这固然有新闻的指向性突发性时效性因素的影响,但不能排除熟人熟门熟路的干扰。郭怀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西北军旅未来新闻官的身份锁定的。此乃命运之安排而非个人之选择。
机遇是给努力的人准备的,郭怀亮就是这样的人。上小学二年级时他跳过三年级,直接上了四年级,是当年淳化县的唯一跳级生。作为淳化中学高六八级优等生,若没有“内乱”的干扰,郭怀亮也许揣着名牌大学的文凭,在人生的另一条赛道上驰骋。可他最终还是与新闻结缘,而且一干就是半个世纪。
《备战备荒为人民 打好春耕第一仗》的见报,开挂了郭怀亮的新闻人生。自此以后,他采写新闻风雨无阻,出手稿件连篇见报,各种好评接踵而至。1978年8月,郭怀亮由19军政治部宣传处新闻干事,调任兰州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新闻干事。之后凭着对军队建设的高度关注,对广大官兵的深情关爱,对新闻事业的执著追求,郭怀亮由副营干事、正营干事、副处长而登顶处长,成为西北军旅新闻的执牛耳者。
1985年1月,郭怀亮任兰州军区宣传部处长,8个月后余任该部部长,直至1990年9月余转任组织部长,余同郭怀亮共事达五年之久。其时,正是郭怀亮新闻报道的“井喷期”。
而今反思,余作为宣传部长,虽强调新闻工作的重要性,但对宣传处的业务建设没有真正重视。余对其人员调度一路绿灯,素质优劣由郭怀亮认定,即使有人置疑也不踩刹车,更无暇与郭怀亮促膝深谈。
那几年部队培养两用人才是主旋律,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潮起云涌。从军委总部到军区主要领导,逢会必讲两用人才。宣传部是军区两用人才工作的主抓部门,部长哪有精力抓新闻报道,诸事全凭郭怀亮决断。
郭怀亮不负重托,兰州军区的新闻报道虽然不能比肩北京、沈阳、南京军区,但多年佔据全军中上游阵地。有一段时间的典型报道与沈阳军区齐头并进,被中央新闻媒体形容为“狼”(西北狼)“虎”(东北虎)之争。以郭怀亮为站长的中央广播电台兰州军区记者站位居全军前列。
郭怀亮不负重托,中央新闻媒体慧眼识珠,郭怀亮被相继聘为解放军报特约记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兰州军区记者站站长。
余以为,在当时的大军区、军兵种宣传处长中,郭怀亮可以同任何人pk,而且绝不会落败。1991年结集出版的45篇文章18万字的《明驼志·大西北军旅风采录》,荟萃了郭怀亮长篇通讯和报告文学的精华,展现了其文学创作的功力。1997年出版的新闻专集《一个军事记者笔下的西北军旅》得到了包括人民军队报社首任社长方唯若,兰州军区司令员刘精松、政委温宗仁的推荐,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人民日报社长邵华泽以“军旅画卷”为该书题词,溢美其内容壮阔、体裁多样,文字冼练。
《明驼志》与《西北军旅》两册专集开本不大,装帧设计也谈不上精美,但内容鲜活生动。陈于案头枕边,总能给人以回味和启迪。
《明驼志》以英华集、演兵集、强本集、新风集、先行集、鱼水集、群星集、风情集为经纬,编织岀大西北壮美、雄浑、艰辛、凝重的风貌;描摹出西北军人爱国、戍边、昂扬、奉献的崇高精神。30多年过去了,捧读该书一些篇章,余依旧眼睛发潮,余不能不为《明驼志》的生命力点赞。《西北军旅》分为连续报道、访问记、通讯、消息、广播新闻、言论等六大部份,83篇作品,还有附在作品后面的17篇点评。诸如,《要不断的突破自己》《写新闻就是写见解》《新闻三昧:求真,求深,求新》《新闻短,功夫不能浅》等等,言简意赅,抽丝剥茧,切中要害,读之获益匪浅。
余曾就此书征询一位资深新闻人的看法,此公曰:“文章可读,分类欠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余回复曰:“假如孙文当年不别出新裁,弄出个中山装来,满清服饰可能现在也进不了博物馆。”
《明驼志》和《西北军旅》可能够不上院校的新闻教材,但说它是部队新闻骨干的土教材实属当之无愧。
中 篇
记得余曾面嘱郭怀亮,新闻报道勿面面俱到,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政治上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军事上没有重点就没有战术。郭怀亮是否记得余嘱不得而知,但实践证明他有驾驭重点新闻题材的能力。
概括郭怀亮军事新闻生涯两大最出彩的特点:第一,“抓两头带中间”。所谓两头,一头是野战部队,一头是边防部队;所谓中间,即省军区所属单位。第二,“抓典型带一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典型带动一般,是工作方法的要诀。
郭怀亮血压高,医生告诫其勿上高原逞强。郭怀亮不得已而屈之,高原边防部队的报道任务主要由同处干事“拼命三郎”张林代劳。但他并未安于现状,通讯《斯姆哈纳的太阳——访西陲第一哨》即是一例。斯姆哈纳边防连是祖国版图最西端的边防哨所,海拔近3000米,“西陲第一哨”是当年余任南疆军区政委时对该哨所的溢美之词。郭怀亮登上3000多米的前哨班时血压有多高,余不得而知。但读罢他“西陲第一哨”的通讯,余为其笔下的人和事所感动。人非草木 ,谁能无情。郭怀亮关于《解放军第四医院高原医疗队为民送医40年,誉满青海》《解放军第四医院高原医疗队科研成果写满青海大地》的通讯,都是在青藏高原完成的,读来感同身受,难以释怀。此刻,余又想起海明威那句话:“一个人可以被消灭,却不能被打倒。”余以为郭怀亮深谙海翁话中三昧。
郭怀亮任处长期间,有关野战部队和边防部队的报道,每年都占刊稿率的三分之二以上。他参与完成的“西部88演习”的报道,是我军大型战役演习的第一次公开报道,填补了我国军事新闻史上的空白,在国内外产生的影响可想而知。
省军区是军队与地方的结合部,也是军队联系地方的桥梁。这些单位的重要新闻也鲜有遗漏。其中关于宁夏军区的双拥活动、宁夏守备师艰苦奋斗的典型报道,还受到军委领导的肯定,总政治部宣传部主持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中央新闻媒体推介,在全国范围展开宣传。
郭怀亮和宣传处最高光的日子,是对兰州军区南线作战部队的报道。其时,郭怀亮同张林是在穿越硝烟中完成采访写作任务的。
战争,是淬炼军人意志的熔炉,也是检验战地记者精神纯度的CT。“一失足成千古恨”。在纵横交错的雷区穿行,在炮声呼啸中采访,每条发自战斗前哨的报道都染着记者的血迹。可是,滞后于“明驼志”出版的“西北军旅”一书没有收入一篇关于穿越硝烟的报道。
余问郭怀亮何故? 答曰:“牺牲的官兵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名字!战火熄灭了,不能让当年的新闻报道再撕开他们父母妻儿心头的伤疤。”请问,如此内敛的新闻操守,对一个记者夫复何求?
至于发现典型、报道典型的精彩片段,郭怀亮在他近年撰写的《我的新闻缘》一文中作过详尽介绍,其中在全军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战斗英雄赵怡忠、“党外布尔什维克”王国卿和李润虎即是代表。
南线轮战之前,军医王国卿曾经宣称自己不入党,但会以党外“布尔什维克”身份和党员比着干,看谁干得好。经历了老山战场血与火的考验,他从有正义感的青年成长为火线入党的优秀党员。余在北京修改王国卿的大会思想汇报稿时,并不知道“党外布尔什维克”这个提法来自于张林的母亲。张林母亲20岁出头就申请入党,直到年届花甲才成为党员,故以“党外布尔什维克”自嘲。两者内涵虽然不同,但“党外布尔什维克”这个提法既有厚重的历史性,又有鲜明的时代性。从一定意义上讲,王国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转变,是战火洗礼的结果。王国卿的事迹能够引起举国反响,郭怀亮、张林功不可没。
《战火中的凤凰——记战斗英雄赵怡忠烈士》称得上报告文学中的精品。这篇文章的题记是这样写的:“凤凰出于东方君子国度,翺翔于四海之外,性高洁,湼磐之时,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愈发鲜美异常。”作者从《山海经》等古文献中撷取诗一样的文字作为题记,如同画龙点睛,抒予了赵怡忠烈士的高洁品性,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眼球。
作者把赵怡忠比喻为湼磐重生的凤凰是因为1983年11月,赵怡忠等四名接兵干部用新兵连结余的600多元伙食费每人买了一只皮箱、四条香烟和其他物品。1984年5月,团党委作出决定,分别给包括赵怡忠在内的几名接兵干部以党纪处分。赵怡忠像川剧中的变脸人物,一夜之间红脸变成黑脸,这位先期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三等功荣立者,成为被人戳脊梁骨的对象。一位战士入党时,甚至断然拒绝赵怡忠当自己的入党介绍人,理由是“我需要清白的手为我投票!”战士的话反映了党员在他心中的形象,处分却像一块石头,重重地压在赵怡忠心上。
赵怡忠悔恨自己被百元钱把灵魂收买了。
他在追悔中开悟:“群众心里有一架天平,一头压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一头压着他们神圣的希望和信念,共产党员的份量不够了,希望和信念就会沉下去。”这些发自灵魂深处的反思,即使过去了30多年,读来依然让人振聋发聩!这是反腐永远在路上的历史启示,更是反腐没有休止符的现实诠释。
从此,赵怡忠默默地、竭尽全力地洗刷耻辱,恢复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形象。他把所有的心思全部放在尽职履责上。
父亲身患癌症,母亲卧病在床,妹妹写信让他回家看看。赵怡忠把亲情藏在心底,带着结余的85元来到邮局,拿出35元寄给患病的父母,剩余的50元接济了战士陈明家里。
知耻者后勇。当了五年排长的赵怡忠在等待机会,等待脱胎换骨的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赵怡忠所在部队要上前线作战,他立即剃了个光头,连续两次上书请战,把刚刚来队10天的妻子郭世英打发回家,义无反顾地奔向前线。完成多次战斗任务后,赵怡忠在一次拔点作战中争取到突击队长的角色。这一仗赵怡忠没有让自已失望,他完成了灵魂的洗礼和升华。
赵怡忠牺牲前,在阵地上收到妻子的信:“怡忠:我们的儿子出生三个多月了,前天他满100天,我把儿子的百日照片寄给你,你好好看看你没有见过面的儿子吧!家里生活负担比较重,我把电视机卖了300元,够花一阵子了。你不要为我担心,你现在在前线,我不能到你身边尽到妻子的责任,你千万多保重自己啊……”
赵怡忠牺牲后,大家在清理遗物时,看到他留给未见面的儿子一封信:“我可爱的孩子:当你能看懂这封信的时候,你的爸爸可能已经离开你很久了,你不要怨恨爸爸的无情,在这次出征前夕,我拿着你的百日照片看了又看,吻了又吻。孩子,我是多么爱你啊!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你应该感到光荣和自豪!因为爸爸是为祖国牺牲的。你长大了,别忘了你是革命烈士儿子,千万不要做有损于党和人民的事情……爸爸赵怡忠。”
1987年5月,中央军委主席签署命令,授予赵怡忠烈士“战斗英雄”称号。
后来接替郭怀亮的第四个宣传处长樊增民在《四个处长一台戏》中写道:“说来也巧,就在郭怀亮和张林两位老处长当年组织宣传的赵怡忠牺牲25年后的2011年至2012年,他的儿子赵宁追寻父亲足迹,走上了赵怡忠生前所担任的红九连副连长岗位。这时,在军区《人民军队》报担任社长的我,又接过两位老处长宣传的接力棒,以《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为题,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两次在头版头条和《新闻视角》专版对这对未见过面的父子作了延伸报道。”
这样的接力宣传,不只是一种延伸报道,更是一种精神传承,是对烈士报国情怀的深切缅怀。
下 篇
赏不加于无功,罚不加于无罪。宣传处前线的报道传遍长城内外,平时的报道晓喻大江南北。可是,在年终立功受奖时却遇到阻力。
政治部接到宣传部的报奖报告后,责成主管部门拿出意见,提交党委讨论。主管部门答复:新闻报道是宣传处的职责,是新闻干事的业务,建议不予立功。结果宣传部的报奖方案胎死腹中。后来才知道,“职责”一说,系军区分管组织工作某位领导的态度。“城门失火殃及池渔。”了解事情真相后,余亦没有退缩,第二年继续为宣传处和郭怀亮、张林请功。相关领导忌惮众怒难犯,最终批准郭怀亮荣立三等功,张林被继续晾在一边。令余奇怪的是第二年宣传李润虎,上面指定由组织部牵头,理由是这个典型是组织部发现的。醉翁之意不在酒。郭怀亮应该对这种异常做法有所感觉,但未道破个中玄机。反而把这次宣传视为一次强化两个部门“结合部”的工作,全处戮力配合,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实力和公心。宣传处与解放军报、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记者站联手发力,打了一套漂亮的新闻报道“组合拳”,使一个普通的志愿兵成为举国仰慕的活雷锋。
作为西北军旅的新闻官,余以为郭怀亮的还有一个贡献是重视军区部队新闻队伍建设和新闻人才培养。他所在的宣传处注重选拔德才兼备的骨干人才组成梯次。选调张林时,有人提出他虽有才华,但脾气火爆,性格倔强,不好管。郭怀亮表态:没有带不好的兵,只有不会带的官。对有才华的人管不了,只能说明管理者德才不足。后来,张林以及先后选调的张应银、樊增民都成了继任处长。成就了“四个处长一台戏”的佳话。 |
与此同时,宣传部主持连续举办部队新闻骨干培训班,直接从战士报道骨干中提拔干部,郭怀亮具体操办选拔培养事项。据统计,经他手培养举荐的新闻人才累计170余人,其中数人已成名成家。后来,余又同干部部商议报请政治部批准,在西安陆军学院设置新闻班,使得军区新闻队伍的培养走上规范化渠道。1990年11月14日,军区政治部以文件的形式印发郭怀亮主持起草的《关于加强军区新闻队伍建设的意见》,全区部队新闻队伍建设实现了制度化转变。 |
郭怀亮任西北军旅新闻官期间,中央新闻单位驻兰州军区四家记者站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既凝聚共识,又保持个性,这在全军各大单位宣传处也是不多的。 |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郭怀亮获全国全军性好新闻奖10多次。可谓成绩斐然,蔚蔚大观。 |
然而,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1985年底召开的军区新闻工作会议,让余看到郭怀亮被优势掩盖的不足,记得事后及时提醒他要发挥优势,补齐短板,以适应新职务新任务的要求。当然,那时他任处长还不到一年,余之提醒颇有吹毛求疵之嫌。 |
时至今日,余依然认为郭怀亮独善其身,自律自重,是个在新闻报道中长袖善舞的人,但命运却让他不能主导自我。 |
岁月的齿轮不声不响地转着。一转眼,郭怀亮的西北军旅新闻官任期进入第七个年头,兰州军区党委打算提拔他,一时找不到合适位置,也没有接替宣传处长的合适人选,郭怀亮被“旱地拔葱”,成为军区政治部编研室副主任,职级为副师,但没有离开宣传处长的椅子。 |
编研室是研究撰写军事史志的部门,同新闻报道南辕北辙。郭怀亮没有去编研室上任,继续在处长位置上等着人接班。一年之后文教处撤编,张林由文教处长改任宣传处长。 |
西北军旅新闻官的生涯画上句号,郭怀亮开始了新的角色。1992年9月,郭怀亮主动要求去人民军队报社担任副社长,以更多的新闻维度反映西北军旅波澜壮阔的风貌。 |
郭怀亮深知,过去的辉煌与未来的灿烂没有必然联系,一切取决于当下的舞台配置和角色表演。郭怀亮卯足劲头,想在分管的人民军队报军事后勤版面上释放潜在的能量。 |
然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一段时间后他的奢望变成了失望。郭怀亮不懂投石问路,更不会投机钻营,他仍想秉持中庸,独善其身,但事非所愿,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郭怀亮暗遭羁绊,又不能像祥林嫂那样倾吐苦衷,索性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部队采写新闻,抓住时间博览群书。 |
郭父识文断字,稔熟中草药千奇百怪的名字,许多生辟字知识含量丰富,这使郭怀亮的知识存储得天独厚。后来参加甘肃广播电视大学深造,又拿到了没有水分的大学文凭。 |
学养与实践的化学反应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在笔端反映出来。因为孜孜不倦的学习,郭怀亮的思想深度和文字表达有了明显提升。先被人民军队报刊登后收入“西北军旅”的十几篇重头稿件,都是在这期间采访撰写的。其中,《兰州军区部队援建亚欧光缆工程》系列报道、《新疆军区某师训练改革访思录》系列报道、《驻陇某红军师发扬红军传统》的系列报导,都展现了军队在改革开放初期发扬传统、锐意进取的崭新风貌。 |
1994年后,已经是主任记者的郭怀亮,不满于采写军事新闻,他的笔触逐渐伸向其他题材。三篇访问记《殷情怯怯说后生——名家谈青年书法》(载1994年4月14日光明日报)《【再说长征】即将问世——总撰稿李茂林谈创作思路》(载1996年5月3日《解放军报》)《世纪之谜:敦煌遗书知道少》(载1997年3月5日光明日报,4月30日人民日报)。这些报道,都展现了郭怀亮新闻视野的拓展。 |
常识告诉郭怀亮,再好的戏也有落幕的时候。1997年,郭怀亮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老报人了,人民军队报社向军区举荐郭怀亮到省军区系统任职。被人几只手缚住翅膀的郭怀亮谢绝领导好意,开始寻找适合于自己胃口的“食物链”。 |
迄今为止,余无意对郭怀亮作道德评判,但凭他说“冯荣是个好人”这句话,余以为郭怀亮心底是有是非界限的,是个同谁都可以相处的人。郭怀亮不想去省军区系统,也是他挚著的新闻情结使然。 |
1997年9月,郭怀亮利用岀差的机会,去西安华商报考察。华商报的一把手是其战友和同道,深知郭怀亮的才华和操守,盛邀郭怀亮加盟华商报,承诺其出任华商报副总编职务。盛情之下却之不恭,郭怀亮遂于1998年初主动请辞人民军队报社副社长,到华商报报到,被委任为总编辑助理,参与华商报发展战略研究和业务管理等工作。郭怀亮在总编辑助理位置上对华商报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张风行三秦、扬名全国的报纸,每期报眼显示的报业目标和办报宗旨——“每天第一眼”“奉献最有价值的新闻和信息”,是他执笔作了清晰明了的阐释,廓清了办报理念。但“助理”(级)的乌纱帽九年多一直戴在头上,直到2007年元月主动离职。 |
余知道,郭怀亮对于华商报的深厚感情始终都在。18年过去了,他对余提及这一段往事时还说:我庆幸,对于华商报,我来过,我经历过,我和她一起参与并见证了中国都市报的兴盛,经历了办报“为政府解忧,为百姓解难”而引来的上下叫好、万众欢庆的时光。这还不够吗? |
郭怀亮还说:离开华商18年了,至今记得,两位跳出省报勇敢迈进新兴报业市场,联手创造了中国报业辉煌一页的军旅战友;一位电影公司职员到华商报后成为名扬国内报刊界的经营大家,至今延续传奇发展成一家上市公司;一个志愿兵到华商报后,依靠军营历练的军人情操和作风成为黄马甲(发行公司)带头人,如今成功换道升级黄马甲业务,在维护大众食品安全的创业路上再创辉煌;一群甘愿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传销群体、地下黑工厂黑作坊乃至战火纷飞的伊拉克战场采访的年轻记者;从华商报开始,几十年一以贯之关注下层疾苦的老摄影记者……这些丰富见闻和传奇经历,都是难得的宝贵精神财富啊! |
郭怀亮勤于学习与新闻专业有关新知识新技术。《华商报》是都市报成功的典范,在这里他欣喜于新闻视野的开拓,欣喜于能够参与和军事新闻迥异的地方社会新闻的实践。他曾到全国多家报社、国内著名网站考察学习;到北大培训;钻研网络新知识新技术;研读荷兰哲学家所著《赛博空间的奥德赛》,了解数码信息时代的电子传媒为人类历史发展提供的新的可能性;关注短视频现象并学习摄制短视频等,这为他情注新媒体打下不可或缺的基础。 |
离开华商报后的2007年5月,郭怀亮应邀担任在全军有影响力的《老战士》杂志的特邀编委,主持创办“老战士”网站。为了组织缺乏经验的大学生完成“与老战士同行”活动的采访,他借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主持人胡润提供的“以读者为出发点的集团整合采稿”模式,成功组织陕西省内三千多名大学生顺利完成“同行”活动,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初创的“老战士”网名声大振。 |
2008年初,郭怀亮旅居海南期间,又受邀担任海南《商旅报》执行副总编,为庆祝海南省成立20周年,策划、组织了以“海南第一见证”为题的系列征文活动,报社编发的诸如“海口第一个红绿灯”“第一批赶海人”“第一家股份制银行”“第一批回乡创业华侨”“航天基地首席科学家”等,在海南媒体独树一帜,一时间《商旅报》成为海南最引人瞩目的媒体。 |
后来,郭怀亮受邀担任“陕西网”顾问,为提升网站的运行质量出谋划策做出贡献;受邀参与策划、创办了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延安红云互联网云平台”(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主管)。 |
作为一名老新闻人,郭怀亮从事新闻工作半个世纪以来,有成果也有曲折坎坷。支撑他一直迈步向前的就是那份无可替代的新闻情结新闻理念。以此为标尺,他在其撰写的《我的新闻缘》系列文章中曾说:“那些过往的美好,一直都在”。 |
泰戈尔诗曰:“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助你的光走出了黑暗…… |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活成一束光,绽放着所有的美好” |
郭怀亮说:我相信,那过往的美好,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都应该是“一束光”! |
近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在其个人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条『西安
作家,相对于读者而言的称谓。过去我以为,兜里有各级作协会员证